一.防灾科技学院水环境化学分析实验室介绍
水环境化学分析实验室始建于2009年,实验室利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研究化学物质在水环境中的存在、行为与效应,分析探讨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存在的形态特性及迁移转化规律,为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或处理突发污染事故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室现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设备,可进行土壤和水体中总碳、总有机碳的检测,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检测。
课程建设:开展《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化学》、《地下水污染原理及防治》等多门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1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开放实践项目9项。
科研活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拔尖人才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4项。
对外协作: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可提供水、土、岩石样品的无机物、有机物检测服务。
实验室承担的教科研活动简表
名称 |
类型 |
负责人 |
黄渤海沿海地区地下水管理与海水入侵防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迟宝明 |
新疆伊犁河谷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及含水层属性专题研究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项目 |
姜纪沂 |
柳江盆地浅层地下水补给及硝酸盐运移规律研究 |
河北省教育厅拔尖人才计划 |
谷洪彪 |
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
姜纪沂 |
大厂回族自治县“癌症村”周边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宋洋 |
生活垃圾渗滤液三氮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规律实验研究 |
中央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
张艳 |
工业固体废物特性对其重金属元素铅浸出的影响 |
开放实践项目 |
本科生 |
乌苏里江流域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开放实践项目 |
本科生 |
三河市“癌症村”周边水体污染浅析 |
创新实验 |
本科生 |
秦皇岛柳江盆地东部落泉群成因模式研究 |
创新实验 |
本科生 |
二.防灾科技学院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实验室介绍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实验室始建于2009年,实验室利用同位素技术、物理模拟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地下流体来源、运移以及水岩反应过程,通过分析稳定同位素(C、H、O)示踪元素,定量获取地下流体来源、运移、水力联系等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地下流体对构造活动影响、流体对应力-应变的响应过程以及地震前兆机理等科学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室现有激光粒度分布分析仪、液态水稳定同位素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可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土壤和沉积物的粒度以及常规水化学成分的测试分析。
课程建设:开展《地震水文学》、《环境同位素水文地质》、《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与方法》等多门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1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开放实践项目6项。
科研活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财政部地震行业专项1项、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5项、中央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3项。
对外协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可提供粒度分析、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水质成分检测等服务。
实验室承担的教科研活动简表
名称 |
类型 |
负责人 |
地震波-孔隙介质含水层相互作用对井水位影响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谷洪彪 |
地震引起的近场含水层破坏及渗透系数变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廖欣 |
基于含水层破裂过程震前地下水位异常识别研究 |
财政部地震行业专项 |
刘春平 |
基于水化学及同位素的柳江盆地东部落泉成因研究 |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 |
谷洪彪 |
氡在孔隙含水介质中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 |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 |
张莹 |
鲍丘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及粒级效应研究 |
河北省科技厅自筹经费项目 |
张莹 |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中央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
孔慧敏 |
水培条件下绿萝对铜、铬富集作用 |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
研究生 |
潮白河顺义-燕郊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
本科毕业论文 |
本科生 |
